沛县农民李加祥的羊肚菌亩产过一吨
|
||
|
本报讯(记者 李梦虎 李晓航)“小区平均面积1.87平方米,平均朵数268.8朵,单朵均重0.027斤,理论产量2543.4斤/亩,折合实产2034.8斤/亩。”2月23日,在沛县鹿楼镇羊肚菌种研发专家李加祥的种植基地,专家组报出现场测产结果后,李加祥满脸自信的笑变成开心的笑。据他介绍,2022年,他的羊肚菌亩产就超1000公斤,这是自信的底气;如今,首次被省里专家认定,这是开心的理由。
据主持测产的省农科院蔬菜产业技术体系首席专家王伟明介绍,羊肚菌是珍稀菌种,营养价值高,销售行情好,但是对种植技术要求高,且产量不稳定,亩产超过1000公斤的收成让人欣慰。
“以前羊肚菌‘吃’500公斤小麦,亩产250公斤,现在‘吃’150公斤小麦,亩产1000公斤。”同样欣慰的还有沛县鹿楼镇常务副镇长梁振,他认为这是科技创新的力量,是妥妥的“藏粮于技”!
“羊肚菌的优点是太‘好’吃,缺点是太‘好’吃,还特别喜欢‘吃’小麦。”李加祥是一位农民,也是沛县远近闻名的食用菌育种“土专家”,他用三声的“好”和四声的“好”,形象地说出了羊肚菌的“个性”。
是什么让这里的羊肚菌摘掉“吃麦大王”的帽子戴上“增产大王”的帽子?在测产现场,大棚地面上一个个塑料包引起大家的注意。
“这就是营养包,内藏李加祥的独门秘方——‘羊肚菌经济营养餐’!”据李加祥的“高参”、省农科院亚夫科技服务工作站专职特派员赵伟介绍,以前,羊肚菌营养包以小麦为主,2020年起,李加祥发现杏鲍菇菌渣含有丰富的蛋白质,而这些是羊肚菌的“最爱”,于是就“变废为宝”,不仅小麦的用量减少了70%,而且把亩产从250公斤提升到1000公斤!
“以往种一亩羊肚菌能收300公斤左右,用了李加祥的全套技术,每亩投入的菌种及营养包的成本降低了2000元,亩产达到1000公斤!”羊肚菌种植户赵加伟在李加祥的指导下种植羊肚菌,利润翻了好几番!
据2021第六届全国羊肚菌大会发布的数据,2020年、2021年,全国羊肚菌种植总面积约15万亩。如果采用传统的技术,种植15万亩羊肚菌需要消耗小麦7500万公斤,如果采用李加祥的技术,只需要消耗2250万公斤小麦,不仅能省5250万公斤小麦,产量至少翻番!
“中央强调,在确保粮食安全的同时,要树立大食物观,李加祥研发通过技术创新,减少羊肚菌‘与人争粮’的矛盾,大大提升产量,在创造性地贯彻落实‘藏粮于技’的同时,践行了大食物观!”鹿楼镇党委书记韩方兴说,下一步将支持企业加大科技投入,把“藏粮于技”进一步落实到位,减少耗粮、增加产量、降低成本、提高利润,让羊肚菌“飞入寻常百姓家”。
■记者手记
有一种丰收叫减耗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必须把“藏粮于地、藏粮于技”真正落实到位。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树立大食物观,从更好满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出发,掌握人民群众食物结构变化趋势,在确保粮食供给的同时,保障肉类、蔬菜、水果、水产品等各类食物有效供给。
2月23日,在沛县鹿楼镇羊肚菌种研发专家李加祥的种植基地,经过专家现场测产,这里的羊肚菌亩产超1吨。
李加祥研发“经济营养餐”,让羊肚菌从“吃麦大王”到“增产大王”,不仅让小麦用量减少70%,而且把亩产从250公斤提升到1000公斤,这不仅是“藏粮于技”的生动实践,也是践行大食物观的具体体现。
当前,我国粮食供求紧平衡的格局不会改变,粮食增面积、提产量的难度越来越大,农产品保数量、保多样的任务越来越重。
羊肚菌“经济营养餐”的成功研发,给我们上了一堂生动的“藏粮于技”课,让我们看到,粮食安全实现的路径有很多条,通过技术革新,减少对粮食的消耗,也是高质量的丰收!
新闻爆料:0516-82345678 商务合作:0516-85792397 13775881757
版权声明: 徐州报业传媒集团旗下媒体徐州日报、彭城晚报、都市晨报、中国徐州网所发表之文章与图片,受《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的保护,未经书面许可不得转载。 部分网站的侵权行为,如擅自转载、更改消息来源以及抄袭等,徐州报业传媒集团及其旗下媒体已经委托有关部门收集相关证据。 本站部分资源来自网络,如有侵犯您的版权及其他权益,请及时与我们联系,我们将核实情况后进行相关删除!
-
宋乐伟调研指导夏收夏种和粮食收储工作
要闻 / 时间:2023.06.09
-
云龙 生态高颜值 发展高质量
云龙区 / 时间:2023.06.09
-
用活“小积分”兑换“大文明”
贾汪 / 时间:2023.06.09
-
云龙 生态高颜值 发展高质量
要闻 / 时间:2023.06.09
-
全力以赴夺取夏粮丰收
要闻 / 时间:2023.06.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