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化文明交流互鉴 为世界文明发展进步汇聚力量
近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复信雅典大学维尔维达基斯教授等希腊学者,祝贺中希文明互鉴中心成立。复信引发热烈国际反响,多国人士认为,习近平主席在复信中强调必须深入了解和把握各种文明的悠久起源和丰富内容,让一切文明的精华造福当今、造福人类,这必将有力推动各种文明和谐共生,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人类文明的交流互鉴具有极为重要的战略意义,它不仅是创建人类文明新形态、推动人类文明进步和世界和平发展的重要动力,是应对全球性挑战的重要途径,也是提高民族自信心的重要条件。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人类创造和发展了多姿多彩的文明。文明因多样而交流,因交流而互鉴,因互鉴而发展。中国主张以文明交流超越文明隔阂、以文明互鉴超越文明冲突、以文明共存超越文明优越。不同国家、不同民族、不同文化应平等对话、互学互鉴,共同推动构建“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的多彩世界。
深化中华文明与世界各国文明的交流互鉴,是传播好中国声音的内在要求。中华文明的海外传播是中华文化打破民族、国家的界线,与世界文明深度交融的过程。讲好中华上下五千年故事,有助于提升中华文明感召力。我们应绘就中国革命、建设、改革的丰功伟绩,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海外传播,以开放自信、谦逊谦和的叙事方式展现中国共产党百年奋斗历史,展现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当代中国新形象,在与不同民族、国家互动融合中推动中华文明与其他文明对话交流。新时代新征程,我们应进一步深化文明交流互鉴,为全球文化繁荣和人类文明进步贡献中国方案、中国智慧,进而更好地传播中国声音。
深化中华文明与世界各国文明的交流互鉴,是坚持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的必由之路。中华文明不是封闭保守、固步自封,而是海纳百川、开放包容,在与世界文明不断对话融合、交流互鉴中发展进步。我们既要对中华文化进行宣传、推广、转化工作,亦要对世界文明进行辨识吸纳,才能有效承传、激活和重置中华文化优秀基因,推动其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增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精神力量。
每一种文明都延续着一个国家和民族的精神血脉,既需要薪火相传、代代守护,更需要与时俱进、勇于创新。中国人民将同热爱和平发展的各国人民一道,推动构建新型国际关系,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共同创造更加美好的世界。(周正慈)
新闻爆料:0516-82345678 商务合作:0516-85792397 13775881757
版权声明: 徐州报业传媒集团旗下媒体徐州日报、彭城晚报、都市晨报、中国徐州网所发表之文章与图片,受《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的保护,未经书面许可不得转载。 部分网站的侵权行为,如擅自转载、更改消息来源以及抄袭等,徐州报业传媒集团及其旗下媒体已经委托有关部门收集相关证据。 本站部分资源来自网络,如有侵犯您的版权及其他权益,请及时与我们联系,我们将核实情况后进行相关删除!
-
宋乐伟调研指导夏收夏种和粮食收储工作
要闻 / 时间:2023.06.09
-
云龙 生态高颜值 发展高质量
云龙区 / 时间:2023.06.09
-
用活“小积分”兑换“大文明”
贾汪 / 时间:2023.06.09
-
云龙 生态高颜值 发展高质量
要闻 / 时间:2023.06.09
-
全力以赴夺取夏粮丰收
要闻 / 时间:2023.06.09